亞洲人眼睛小,已經成了一種特色,以至于在歐美影視劇里的亞裔演員都是“瞇瞇眼”。為什么歐美人對亞裔會有這樣的看法呢?超級視力表來告訴你真正的答案!

原因一:遺傳
說到亞洲人眼睛的結構特點,被提到最多的是厚眼皮、內眥贅皮,沒眼窩等等。
那到底這樣的生理結構是怎么來的呢?這要追溯到東亞人的起源上去,許多跡象表明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亞人與蒙古人種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新石器時代的古代中國居民大部分(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江淮地區)歸屬于蒙古人種。
而典型的蒙古人種長什么樣子呢?黃皮膚、黑眼睛、扁平大臉,明顯的內眥贅皮包住了眼角,厚重的眼皮脂肪、顯著的單眼皮,一萬多年過去了,現如今大多北方的中國人依然遺傳了老祖宗的長相,保留著老天給予的小眼睛。
那么,早期的蒙古人種又是怎樣長成了這副小眼睛的模樣呢?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把焦點放在了對氣候的適應上,普遍認為這是一種物競天擇的結果。
依據著名的艾倫法則,蒙古人種短小的四肢、扁平的面部、短小的鼻子,厚實的眼皮都是一種對于寒冷環境的適應。填滿脂肪的眼窩縮小了受風面積,包裹起來的內眼角讓體液難以外露,厚實的眼皮降低了對外的熱輻射。種種細微的特征都是為了更好地保持眼部溫度,便于在極寒環境中生存。
原因二:眼皮太厚
很多中國人眼睛小,但眼珠子并不小。每個人用眼習慣和年齡的不同,眼球大小存在一些個體的差異,但這個差異是很細微的。對絕大多數地球人來說,眼球前后徑的長度都在24mm左右,沒什么大小之分。

那為什么我們總覺得外國人的眼睛比中國人的大呢?眼睛大不大,最直觀的其實是眼球露出的大小。眼皮和眼球的關系就好比是正在張開的河蚌,河蚌開得越大,對珍珠的遮擋就越小,珍珠的光芒就越閃耀。人眼也是一樣,露出的眼珠部分越多,眼睛越大。
先說上眼皮。剖開亞洲人的眼皮,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厚。同比歐洲人0.3mm的眼皮厚度,亞洲人整整有0.8mm。
這多出來的0.5mm脂肪可沒有亂跑,穩穩當當長成了四款脂肪墊,全方位無死角填滿了我們眼周的每一處凹陷。
這就是大多數中國人沒有眼窩的原因,也是眼睛看起來眼小最直接的原因。
原因三:腱膜前脂肪團多且低
腱膜前脂肪團可以說是“亞洲厚眼皮”的罪魁禍首。人要想睜開眼睛,主要靠的就是上眼皮的提肌的力量,這層肌肉的前部就是腱膜,雙眼皮的幸運兒,他的腱膜會繼續延續,一直長到與上眼皮的皮下組織融合。
當他睜開雙眼,多延續出的這部分腱膜會對皮膚造成牽拉,形成一道自然褶皺,也就是雙眼皮。
如果剖開歐洲人的眼睛,你會發現他們幾乎都擁有這段多長出來的腱膜,一小塊皮膚被折疊收縮進去了,自然露出了更多的眼珠部分,視覺上放大了眼睛。
但50%的亞洲人的腱膜長到瞼板前就打住了,成了單眼皮。和歐洲人相比,亞洲人腱膜上的脂肪團不僅多,位置還很低。這部分厚直接意味著上眼皮更容易向外凸起,變成俗稱的“腫泡眼”。
厚實的眼皮脂肪從垂直方向縮短了眼睛的高度,而內眥贅皮從水平方向縮短了眼睛的長度。
原因四:臉大
當然,眼睛大不大除了要看眼珠能露出來多少,還要看一樣關鍵的東西——臉。

根據2010年同濟醫學院在全國的調查,中國漢族人50%以上屬于“超闊面型”,另有33.9%屬于闊面型、11.4%屬于中面型,只有4%左右的人屬于狹面或超狹面型。也就是說,更多的人因為臉大,使眼睛看起來更小。
文章參考文獻:
①宇克莉,鄭連斌,李詠蘭,席煥久,陸舜華,張興華,&包金萍.(2016).中國北方,南方漢族頭面部形態學特征的差異.解剖學報,47(3),404-408.
②王海晶,常娥,蔡大偉,張全超,周慧,&朱泓.(2007).內蒙古朱開溝遺址古代居民線粒體DNA分析.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1,002.
③亞洲小眼睛為何這么多(健康時報)
超級視力表
一款提供專業視力檢測和全面視力健康咨詢的眼健康管理APP
預防近視,從每日檢測開始
??? 【超級視力表】官方下載渠道? ??
關注超級視力表 獲取更多護眼資訊
官網:http://m.maikaolin.net.cn
官方微博:https://weibo.com/visionk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