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游泳是夏日遛娃防暑的熱門活動項目。然而,游泳池也是感染各種疾病的主要途徑之一,常見的疾病就有“紅眼病”。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眼科主任于健提醒,6月到9月是紅眼病易發季節,務必提醒孩子注意用眼衛生,預防疾病。

6~9月是易發季節
正常情況下,結膜具有一定防御能力,但當防御能力減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時,將引起結膜組織炎癥發生,這種炎癥統稱為結膜炎。而“紅眼病”是人們對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眼睛發紅、結膜充血(或出血)、分泌物增多的急性細菌性或病毒性結膜炎的俗稱。
于健表示,夏季游泳特別受歡迎,這時候“紅眼病”也是眼科門診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傳染性極高,如果開始只有一只眼發病,另一只眼往往也在劫難逃,而小兒生性好動,如不注意預防,往往一個孩子得病很快傳染全家等,讓人防不勝防。
主要通過接觸傳染
“紅眼病能傳染,但并不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只要看上一眼就能被傳染。”于健解釋,紅眼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健康的眼睛只要接觸了病人眼屎或眼淚污染過的東西,如毛巾、手帕、臉盆、電腦鍵盤、書、玩具或門把手、錢幣等,就會受到傳染,在幾小時后或1~2天內發病。其中,最常見的是“眼-手-眼”的傳播途徑,如果出門在外不注意,比如在公交車上抓過扶手,或者接觸過公共場所的用具后手又不自覺地揉眼睛,就可能染病。又或者與紅眼病患者處于同一游泳池等,都有可能染病。
因此,于健提醒大家,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尤為重要。要注意盡量少揉眼,即使手上附著了病菌,只要不接觸到眼睛,也不容易被感染。

起病急,早發現早治療
“紅眼病”往往起病較急,感染病毒后多在一兩天內就會發病。早期眼睛會有異物感,并且怕光、發癢、流淚,眼部分泌物增多,最典型的癥狀為結膜充血、眼瞼水腫,部分患者會有全身不適、頭痛,發熱、鼻塞、喉痛等癥狀。部分孩子在發病時有耳前或頜下淋巴結腫大等。
因此,于健提醒,一旦發現孩子眼睛發紅,伴有疼痛和分泌物增多,應及時到醫院檢查,避免因紅眼病導致病情加重和造成疾病傳播。同時,由于急性結膜炎的病程一般在7~10天左右,如果沒有對癥用藥,往往易導致角膜的病變,久治難愈。另外,一定要堅持徹底治療,即使癥狀消失后,也還要堅持治療一段時間,以防復發。
預防:游泳要戴泳鏡
怎樣有效預防紅眼病,于健給出四個建議:
1.注意用眼衛生。在紅眼病流行期,減少去一些公共場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去游泳一定要選擇衛生比較好的游泳池,戴泳鏡,不戴隱形眼鏡。游泳前后最好能滴一兩滴抗菌素眼藥水,可有效預防“紅眼病”。
2.切斷傳染源。避免接觸紅眼病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如紅眼病患者所使用的毛巾、浴盆以及一些公共用具等。
3.常洗手。尤其是從學校幼兒園等公共場所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注意要用流動的水洗手,手臟千萬不要揉眼睛。
4.提高免疫力。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飲食易清淡。很多細菌病毒都是在人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入侵而致病。因此,提高免疫力可以防止很多疾病的發生,包括紅眼病。

除了在要注意用眼衛生以外,在游泳這件事情上不少人都有誤區和一些謠言,那么超級視力表就給大家來科普一下下!
謠言一
游泳時可以戴隱形眼鏡
生活中,很多近視的人為了美觀,會選擇佩戴隱形眼鏡,游泳的時候也不摘,并且認為戴隱形眼鏡游泳既方便,又可以看清楚。那么,問題來了,游泳時可以戴隱形眼鏡嗎?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戴隱形眼鏡游泳,水流的沖擊可能會使角膜上皮受到隱形眼鏡的摩擦而受損,表現為眼痛,視力不同程度受損。”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韌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泳池水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也會污染隱形眼鏡,嚴重者可能引發角膜炎。
對此,也有專家表示,泳池的水中含有氯和其他化學物質,大部分人佩戴的都是軟性隱形眼鏡,軟性隱形眼鏡可以吸收這些化學物質,刺激人眼角膜、結膜從而導致眼睛發紅、不適。
謠言二
游泳后眼睛發紅,是泳池尿液過多所致
經常游泳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游完泳后眼睛會發紅,有人說那是因為游泳池里尿液過多所致,這是真的嗎?
王韌琰說,游泳確實應該小心急性結膜炎,即俗稱的“紅眼病”。但這種病主要是由泳池中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泳池消毒劑等引起的,一般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藥水即可治愈。
對此,有專家認為,“游泳眼睛紅是因水里尿液過多”的說法是錯的。正常生理狀態下的尿液是無菌也沒有刺激性的,何況是少量尿液稀釋在泳池大量的水中,理論上講完全不可能造成任何刺激。氯胺才是游泳后眼睛發紅的根本原因。

研究顯示,眼睛發紅等問題通常出現在室內泳池游泳后,罪魁禍首并非用于消毒殺菌的氯本身,而是游離氯與汗液、尿液以及皮膚微粒、毛發、微生物、化妝品等物質化合形成的泳池消毒劑副產物。
泳池消毒劑副產物包括無機氯胺、有機氯胺等,它們可以存在于水中,還可以揮發于空氣中。通風不良導致這些物質在室內集聚并最終達到飽和狀態。泳館內空氣中充斥著強烈的“氯氣味道”,并與水中這種化合物一起共同刺激游泳者的眼睛、皮膚和呼吸道,造成眼睛發紅、刺痛,鼻刺激,皮膚刺激以及咳嗽、氣喘等呼吸道刺激癥狀。
謠言三
公共泳池很臟,會讓人感染性病
相對于以上謠言,“公共泳池很臟,會讓人感染性病”這個謠言足夠震撼,讓人不寒而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吳焱表示,這種事情不太可能發生,概率幾乎為零。性病患者由于皮膚黏膜的免疫力較差,如果到游泳池里游泳,可能會加重病情,而且泳池里含有的次氯酸鈉也會導致其皮膚黏膜的疼痛,所以性病患者一般不會選擇在患病時游泳。即便他們沒考慮這么多,下水游泳了,其排出體外的病原體,被游泳池里大量的水稀釋后也會變得極少量,其他人接觸了也不會導致感染。此外,就算身體沾染了病原體,但游泳時身體不停地運動,病毒、細菌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皮膚黏膜表面,也就不會進入到身體內部。
還有,從游泳池的管理以及社會監督機制來說,性病患者皮膚上常常會有紅斑,傳染性強的時候也正是外部癥狀明顯的時候,這種情況下泳池一般不允許他們進入,周圍游泳的人看見了這樣的人在游泳池里也會提出抗議。綜合上述因素,在游泳池游泳會感染性病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

“性病的傳染是有一定條件的。”吳焱說,像梅毒,主要由梅毒螺旋體引起,這是一種厭氧微生物,它離開人體以后并不容易存活,而且干燥、高溫、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劑都可以將其迅速殺滅,所以只要泳池經過正規消毒處理,是不會引起梅毒感染的。淋病、沙眼衣原體、皰疹病毒等也是同樣的道理,即便是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對日常消毒品也十分敏感,很難在外界環境中長期存活。
像尖銳濕疣一類的疾病,主要通過性行為、母嬰和生活密切接觸,皮膚與皮膚之間摩擦、擠壓,長時間貼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導致病原體的傳染。如果在公共泳池和其他人共用毛巾、搓澡巾等個人物品,可能會導致感染,但通過池水感染這類疾病的報告還沒有見過。
“不過游泳一定要選擇正規、干凈的泳池,防患于未然。”吳焱強調。
謠言四
嬰幼兒游泳好處多,可以激發早期潛能
如今嬰幼兒游泳的項目紅紅火火,不少新手媽媽都會聽到這樣的宣傳:嬰幼兒游泳好處多多,可以有效刺激神經、消化、呼吸系統及肌肉骨骼的發育,鍛煉嬰幼兒體力和身體協調性等。殊不知,嬰幼兒游泳并非商家宣傳的那樣,真正是弊大于利。
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南表明:讓嬰幼兒學習游泳,目的是為了防止溺水,而不是為了所謂的潛能開發,讓1歲以下的嬰幼兒下水游泳,完全是為了玩樂罷了。
國外嬰幼兒學習游泳,脖子上是不能箍上游泳圈的,必須有一名家長下水,全程雙手托舉寶寶,父母必須全程護衛自己的孩子。為防萬一,父母還得學習嬰幼兒的心肺復蘇術。
而國內的嬰幼兒游泳,大多是寶寶帶著游泳頸圈在水里玩耍,父母們則站在一邊觀看,時不時撥弄水花逗逗寶寶。

專家表示,讓嬰兒游泳的最大危險是,一旦看護不當可能導致嬰兒嗆水窒息。如今很多嬰兒游泳館都是在嬰兒脖子上套一個游泳圈,看起來萌萌的。事實上,這樣的游泳頸圈并不適合嬰兒戴。一方面游泳頸圈只是套在嬰兒脖子上,小小的脖子要承擔起嬰兒整個身體的重量,脖頸處受力過大,可能造成頸椎關節的損害;另一方面小嬰兒皮膚嬌嫩,脖頸更是薄弱處,如果游泳圈套得過緊容易壓迫嬰兒氣管,引起呼吸困難,還可能壓迫頸部的頸動脈竇,引起血壓下降和心率變慢,導致休克。套得過松又容易讓嬰兒嗆到水。
除了這些安全隱患外,嬰幼兒游泳還存在很大的衛生問題,國內沒有針對嬰幼兒游泳行業的統一標準,導致監管嚴重缺失。嬰幼兒皮膚比較細嫩、敏感,如果水質不干凈,還會影響嬰幼兒健康。
文章參考文獻:
1.關于游泳的這些事兒,你可能都想錯了(人民健康網)
2.夏天帶娃游泳 注意用眼衛生(人民健康網)
超級視力表
一款提供專業視力檢測和全面視力健康咨詢的眼健康管理APP
預防近視,從每日檢測開始
??? 【超級視力表】官方下載渠道? ??
關注超級視力表 獲取更多護眼資訊
官網:http://m.maikaolin.net.cn
官方微博:https://weibo.com/visionkeep